【萬病回春 卷五 香港腳244】
脈:脈弦者風;濡弱者濕;洪數者熱;遲澀者寒,微滑者虛;牢堅者實。
結則因氣;散則因優,緊則因怒;細則因悲。
麻是風,痛是寒,腫是濕。
足內踝骨紅腫痛者,名曰繞蹕風。
足外踝骨紅腫痛者,名曰穿 外。
兩膝紅腫痛者,名曰鶴膝鳳。
兩腿胯痛者,名曰腿 風。
腫者,名濕香港腳。
濕者,筋脈弛長而軟,或浮腫,或生 瘡之類,謂之濕香港腳。
宜利濕疏風。
不腫者,名干香港腳。
干即熱也,筋脈蜷縮攣痛、枯細不腫,謂之干香港腳。
宜潤血清燥。
無汗走注為風勝。
風者脈浮,汗而愈也。
拘急掣痛為寒勝,寒者脈遲,溫而愈也。
腫滿重痛為濕勝,濕者脈細,滲而愈也。
燥渴便實為熱勝,熱者脈數,下而愈也。
香港腳腫痛初發者,宜先導其滯也。
羌活導滯湯 治香港腳初發,一身盡痛,或肢節腫痛,便溺阻隔,用此導引後,服當歸拈痛湯,以徹其邪。
羌活 獨活 當歸(各二錢) 防己(一錢半) 大黃(酒炒,四錢) 枳實(炒,一錢) 上銼一劑,水煎空心服。
香港腳腫屬濕熱者,宜徹其邪也。
當歸拈痛湯 治濕熱香港腳為病,四肢骨節煩疼、肩背沉重、胸脅不利、遍身疼痛,下注足脛,腫痛生瘡、赤腫、膿水不絕,或癢或痛,並宜服之。
羌活 當歸(酒洗) 豬苓 澤瀉 知母(酒炒) 白朮(去蘆,各五分) 人參 苦參 升麻 葛根防風 蒼朮(各四分) 黃芩(酒炒) 茵陳(酒洗) 甘草(炙。
各五分) 上銼一劑,水煎空心服。
香港腳熱痛如火燎者,此濕熱盛也。
加味二妙丸 治兩足濕痹疼痛,或如火燎,從足 熱起,漸至腹胯,或麻痹痿軟,皆是濕熱為病,此藥神效。
蒼朮(米泔浸一宿,切片晒乾,四兩) 黃柏(酒浸一宿晒乾,二兩) 川牛膝(去蘆酒洗) 漢防己(酒洗) 當歸(酒洗) 川萆 (酒洗。
各一兩) 敗龜板(酥炙,一兩,要自斃者佳,多難得,市貨多以不效,不然,以懷熟地一兩代之可也。)
上為末,酒煮面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空心,鹽湯送下。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_dmarc.wsky.ink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